大爱蝙蝠系!
活力双雄都是我的天使~
啃啃古早漫,翻翻小论文~
官方爸爸一辈子管饱~

【迪基鸟75周年考据翻译系列3】神奇小子成长记:迪克·格雷森的夜翼转型史与德育叙事论


不好意思更新得这么慢(谢罪)……本来预告说要按照原书顺序翻下去,但最近正好赶上夜翼rebirth,索性先放出有关夜翼起源的一篇考据,算是应个景~让我们一起回顾下夜翼的三种不同起源版本吧~!

原文依然出自《Dick Grayson, Boy Wonder: Scholars and Creators on 75 Years of Robin, Nightwing and Batman》这本书。这次放出的是第三大章的第一篇。

本次插图略多,流量慎入……



—————————————



Boy Wonder To Man Wonder:Dick Grayson's Transition To Nightwing And The Bildungsroman

神奇小子成长记:迪克·格雷森的夜翼转型史与德育叙事论



作者:Kristen L.Geaman

翻译:名字什么的都是浮云的叶

校对:神速力附体的大亲友Iris



1984年,作为罗宾活跃了四十多年后,迪克·格雷森逐渐以一个新的英雄身份——夜翼(Nightwing)应运而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夜翼代表着“纪念所有使我与众不同的存在”(图1)。随着蝙蝠侠的第一任小助手长大成人,迪克漫长的孩提时代终于结束了。



(图1-1:《新少年泰坦传奇》#44,夜翼首次登场)



(图1-2:《新少年泰坦传奇》#44,在夜翼登场的前一页里,迪克回忆自己的亲友们)


在最早的故事叙述中,迪克是自愿将罗宾衣钵传承下去的,然而这个剧本没过多久就被更改了。DC公司于1985年的大事件“无限地球危机(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中重启了连续性主线剧情,不过,这起事件对不同角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对迪克担任主打角色的《新少年泰坦》来说,影响相对不大。而《蝙蝠侠》发生了适度变化。受波及最明显的是杰森·托德,他的人物起源和性格设定都被彻底修改。杰森的故事变化似乎是与迪克转型夜翼的新起源相辅相成(这些故事都出现在《蝙蝠侠》的同一期内)。新的蝙蝠系起源被《新少年泰坦》的编剧基本无视,但它还是孕育了一个更加黑暗的成长史。

这些伏笔在《夜翼:第一年(Nightwing: Year One)》中得以开花结果,这本包含6个章节的故事出版于2005年。在这版演绎中,迪克饱尝一系列成长的烦恼:与蝙蝠侠的疏远,对未来的迷茫,为自己(身体和精神两方面)何去何从而感到焦虑迷茫。这些细节变化也彰显出故事类型的改变。曾经是基于相互尊重和彼此认可而创作的成长史,逐渐演变成一个更加怅然的故事,这类作品可被专业术语归纳为“德育叙事(Bildungsroman)”,即成长文学类型(Coming-Of-Age Genre)中的一个特定子集。



the original

最初的起源


简而言之,迪克·格雷森是在“犹大契约(The Judas Contract)”事件(《新少年泰坦传奇》#42-44及年刊3)中成为夜翼的。实际上,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传奇。虽然平装合订本里还收录了#39-41,但这仅仅是沧海一粟。迪克最初的成长轨迹涉及到两个编辑部(蝙蝠侠和少年泰坦),多本作品(《蝙蝠侠》、《侦探漫画》、《新少年泰坦》及《少年泰坦传奇》),数集联动,和长达17个月的讲述过程(图2)。



(图2:《新少年泰坦传奇》#44,夜翼首次亮相的样子)


从《新少年泰坦》的开头可知,迪克自行与布鲁斯分道扬镳。尽管在大学校园里度过了十年(现实时间)的快乐时光,但实际上,迪克仅读完一学期就退学了(图3)。从表面上看,大学生活过多地干扰了罗宾打击犯罪的工作,而且高等教育与迪克今后的英雄使命无甚关联。这个决定不仅能让罗宾得以解放,与新团队一起全天候对抗罪恶势力,也为他与布鲁斯产生罅隙的事提供了一个缘由(并因此有了寻找其他义警活动的意愿),且稳固地确立迪克的青少年定位——依然18岁或刚满19岁。



(图3:《侦探漫画》#495,迪克因缺席太多而无法及格,为后来的退学决定埋下伏笔)


当然,布鲁斯并不赞成迪克放弃大学学业的决定,不和的种子在活力双雄之间埋下。因此,若想确立身为一名英雄的自信,他就得与新的团队合作拓展事业,所以这倒为迪克创造了某种理想状况。正如迪克在《新少年泰坦》创刊号里所提到的,尽管他对自己的能力相当有把握,但布鲁斯依然将他视作一个孩子。他心想:“这个马上就要出现的新泰坦也许是个好机会……我可以借此证明我自己。”(图4)



(图4-1:《新少年泰坦》#1,迪克对布鲁斯的关心过度表示不满)



(图4-2:《新少年泰坦》#1,迪克想或许可在新泰坦里施展身手,以证明自己)


在该系列的最开始,迪克的定位是一个日渐成熟、急于向蝙蝠侠证明自我的年轻人。这个主题在整部《新少年泰坦》系列中都至关重要,归根结底,这关乎到晚辈VS长辈、子女VS父母的关系。根据编剧Marv Wolfman所言:“对于这种普遍的冲突,所有正处于成长期并和父母关系淡漠的孩子都能理解,可能还会不断地遇到。”在这系列的头几年里,当迪克愈发自信并形成与蝙蝠侠截然不同的领导风格时,他也无数次遇到过这个问题。

正如会发生在普通青少年身上的那样,迪克也是经过多年铺垫才得以远离他的父辈。这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时刻,迪克从蝙蝠的阴影中走出,仿佛孩子大学毕业并开始独立生活。尽管父母与子女就此别离,但这种分离是出自相互尊重和引以为傲的感情,通常不会恩断义绝且形同陌路,这是德育叙事里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后来迪克转型夜翼的各种版本中的一个要点。

迪克的个人成长问题是《新少年泰坦》前七期中的一个潜在话题。迪克急于为自己寻找一个安身立业之地,而这个地方不是大学校园,也不是蝙蝠侠的身边;领导少年泰坦能使迪克获得一种使命感和自尊心。在第一个事件结尾,当大家取得对三宫(Trigon)的初步胜利后,迪克评价自己与泰坦们在一起时,就像抓到了某种“救命稻草”并为他指引方向(图5)。于是,第一个事件以迪克决心与泰坦们并肩作战而告终,尽管他此时仍以罗宾的身份与蝙蝠侠绑定在一起。



(图5:《新少年泰坦》#7,迪克对乌鸦说“自从离开大学后,我的生活就变得天翻地覆,而跟泰坦们在一起就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


迪克成长的烦恼在几年后,1983年2月的《新少年泰坦》#28中又强势回归。当科莉(星火)向唐娜(神奇女孩)诉苦,说迪克最近有些难以接近时,两人将迪克与他的导师相比较,并断定他永远无法成为蝙蝠侠,因为“他没有同样狂热的强迫症”。而后迪克出场,透露自己之前在跟马戏团共事,这为活力双雄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人事变更埋下了伏笔(图6)(注1)。一年后,也就是1984年2月,迪克将会把罗宾制服传给杰森·托德,并在不久后的1984年7月,以夜翼的身份首度亮相。



(图6-1:《新少年泰坦》#28,星火和唐娜的闺蜜谈话)



(图6-2:《新少年泰坦》#28,随后迪克出现,解释他最近在跟马戏团工作)



(图6-3:同月出版的《侦探漫画》#523里,也有迪克在马戏团的画面)


(注1:除了上述两本期刊,同样在1983年2月出版的《蝙蝠侠》#356中,编辑部还在刊物后记里讲到:"迪克·格雷森的粉丝们也会感到开心的,因为我们要给各位最爱的神奇少年安排一个大计划……我们保证你们都会大吃一惊的!"然后再下个月,即1983年3月出版的《蝙蝠侠》#357,马戏团起源的二代罗宾杰森·托德初次登场)


正是在接下来的这一年多内,迪克经历了一段个人成长和反思的时期,他反思自己在蝙蝠侠身边的立场,及自己在少年泰坦中的作用。在迪克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表现他自我挣扎的典型事例,就是迪克认真考虑是否放弃泰坦领袖的那段时期(图7),不过,他最终还是决定不再做蝙蝠侠的助手,而是留任泰坦们的队长。由此可知,迪克选择了继续成长,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小助手模式。



(图7-1:《新少年泰坦》#31,泰坦内部发生争执,迪克为自己无法控制局面而沮丧,一时产生了让唐娜接管队伍的想法)



(图7-2:《新少年泰坦》#32,唐娜注意到迪克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却又不愿向别人求助,而感到力不从心的迪克仍在默默思考是否放弃泰坦这边的生活)



(图7-3:《新少年泰坦》#36,迪克为自己的一些失策而自责,愈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继续担任队长)


苦乐参半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塑造自我身份,减少对父母或监护人的依赖之情。当迪克的英雄立场日趋成熟,他和布鲁斯都开始意识到,他们对抗罪恶的方式再也无法像原来那样相协调了。杰森的母亲特里娜·托德 (注2)意外发现了两人的秘密身份,布鲁斯对她的可信度深表怀疑(图8)。


(注2: 这位特里娜·托德/Trina Todd是重启前杰森的亲妈,重启后杰森的亲生母亲叫Sheila Haywood,养母叫Catherine Todd)



(图8-1:《侦探漫画》#524,特里娜无意撞见正在包扎伤口的布鲁斯,并看到他的制服)



(图8-2:《蝙蝠侠》#358,特里娜对迪克表示她已猜到两人的身份,但保证不会泄密,而且还愿意协助他们破案)


当迪克为她担保,并指出布鲁斯不愿意相信任何人时,蝙蝠侠责备罗宾“依然太年轻”。虽然之后布鲁斯同意与托德一家携手打倒杀人鳄,但很显然,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安抚迪克,而非出于自身有更好的判断。他思忖着,迪克“还是太理想化……不懂人类的本性……我教过你永远不要相信任何人,即使是你所爱的人也不例外!”(图9)这次互动表现出两位主角的针锋相对,他们在看待义警事业方面有着根本性分歧。迪克更倾向于相信别人,虽说这里还必须要注意一点,他并非不分青红皂白地盲目相信对方;他曾与特里娜·托德打过交道,两人有共同的马戏团朋友,而且特里娜的感性让迪克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反之,布鲁斯基于自己对人性的洞察,持有对他人保持怀疑的基本观念。布鲁斯不信任特里娜是因为他不了解她,他不信任特里娜·托德是因为他的天性更加多疑。



(图9:《蝙蝠侠》#358,布鲁斯和迪克就信任他人的问题进行争辩)


这种分歧在《新少年泰坦》#37中再次有所表现。在韦恩庄园里,当迪克正与布鲁斯谈论“你我的正义理念已经截然不同了”时,少年泰坦和局外人(蝙蝠侠领导的一个超英团队)同时呼叫行动。但泰坦们是直接往庄园打电话找迪克,而局外人联系的是蝙蝠洞。迪克很惊讶布鲁斯居然没有将自己的身份透露给他的团队,布鲁斯不以为然地回答:“当他们需要知道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的。”这与从一开始就互相知根知底的少年泰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迪克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相信别人,这点从少年泰坦成立的那一刻,即他决定听从乌鸦——这个素不相识却来向他求助的人时便体现出来了(图10)。



(图10-1:《新少年泰坦》#37,迪克认真地对布鲁斯表示他已经长大,而且两人的观念差别太大)



(图10-2:《新少年泰坦》#37,阿福来通报两个团队分别打来的电话,迪克对布鲁斯向同伴隐瞒身份的事很惊讶)



(图10-3:《新少年泰坦》#1,之前只在梦中见过的乌鸦突然造访,而且坚信迪克会依她所愿)


总之,布鲁斯和迪克换上制服去率领他们各自的队伍,以完成一个联合任务。尽管迪克刚刚表达了他不想再做蝙蝠侠搭档的意愿,但蝙蝠侠还是在任务中犯了某些老毛病,这让罗宾感到不满,星火和闪电小子也因蝙蝠侠对待他助手的方式而不快。最后,当蝙蝠侠试图给一些英雄分配并不适合他们技能的任务时,罗宾坚持由自己重新指派泰坦,因为“我比你更了解泰坦们,也比你更了解怎样指挥一个队伍!”最后罗宾的主张被证明是正确的,他的战略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也让蝙蝠侠承认他的学生已经出师了。蝙蝠侠不仅认识到迪克的能耐,也意识到迪克如今已经青出于蓝(图11)。



(图11-1:《蝙蝠侠与局外人》#5,迪克感觉“每当我自己迈出一步,他就要介入一步——简直就像又回到了‘神奇小子’的时候!”)



(图11-2:《蝙蝠侠与局外人》#5,星火对蝙蝠侠的态度不满,闪电小子认为这是他多年来根深蒂固的习惯)



(图11-3:《蝙蝠侠与局外人》#5,迪克忍无可忍夺取指挥权)



(图11-4:《蝙蝠侠与局外人》#5,最后两人握手言和)


尽管终止了他们打击犯罪方面的合作关系,但迪克和布鲁斯并不会就此一刀两断。《新少年泰坦》#37,就在他们收到呼叫行动之前,迪克对布鲁斯说他想结束他们的友谊,然后又澄清并明确表示他只是想结束他们“作为蝙蝠侠与罗宾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布鲁斯和迪克的个人关系”。尽管迪克做出了如此重大的决定,但他仍对过去依依不舍。最近刚变成孤儿的杰森·托德听到迪克要与布鲁斯终止合作,就立即请求接任新的罗宾。但迪克马上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他还没有准备好放弃自他八岁以来就一直“扮演”的这个角色(图12)。



(图12:《新少年泰坦》#37,布鲁斯、迪克和杰森的互动)


然而才仅仅过了两期,迪克就永久性放弃了罗宾的身份。《蝙蝠侠》#368,迪克将罗宾制服传给杰森;《新少年泰坦》#39,迪克将他的决定解释给队友们听(图13),这些剧情都对他的成长主题进行了着重描写。



(图13-1:《蝙蝠侠》#368,迪克主动交出罗宾制服)



(图13-2:《新少年泰坦》#39,迪克向队友们宣布他放弃罗宾身份的决定)


哥谭市,当杰森和布鲁斯正在尝试(为杰森)想一个合适的英雄名号时,迪克登场了。旁白着重描写出迪克的成熟气质,写着“这位意想不到的访客,年轻英俊的青年从他孩提时期的洞穴阴影中慢慢走出……”迪克与杰森一起回顾往事时,坦承自己眷恋着身为罗宾的时光:“尽管现在是时候放下那段人生了。”迪克承认罗宾属于哥谭市(他与泰坦谈心时也承认“罗宾永远都是'蝙蝠侠与——'这个句式的后半部分”),并将披风郑重交给杰森(图14)。当迪克为新活力双雄如此煞费苦心时,他就不再希冀成为蝙蝠侠,而是在“名义上与事实上”都做好了肩负起泰坦领袖职责的准备。因此,创造一个新的身份,也是迪克向这个新的人生阶段表达承诺的一种重要形式。



(图14-1:《蝙蝠侠》#368,迪克突访蝙蝠洞)



(图14-2:《蝙蝠侠》#368,迪克称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穿上罗宾制服的那个夜晚)



(图14-3:《蝙蝠侠》#368,迪克正式传交罗宾制服,表示自己如今不再想成为蝙蝠侠,而是想成为泰坦的队长)


这令布鲁斯百感交集,因为他懂得迪克必须这么做的理由。当布鲁斯对迪克表示感谢时,泪水蒙住了他的双眼;旁白道,当他“与那个男孩说话,看着这个男人”时,往事在布鲁斯眼前一一浮现(图15)。当他年轻的被监护人毅然迈入成年阶段时,布鲁斯也体验到了所谓天下父母心;布鲁斯为迪克的成长无比自豪,但时光流逝所带来的五味杂陈,仍会让他黯然落泪。布鲁斯为迪克已经变成一名男子汉而骄傲,但又为儿子不再需要父亲而惆怅。



(图15-1:《蝙蝠侠》#368,布鲁斯对杰森说“你收到了一件意义深远的礼物,去穿上它吧”,但眼睛却是在看迪克)



(图15-2:《蝙蝠侠》#368,布鲁斯深表感谢,而迪克只是简单地点头回应。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迪克告诉少年泰坦他决定放弃罗宾的身份时,他解释说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适合这个“天真无邪的小搭档”的角色。为了全心投入到成年人和泰坦成员的职责中,他必须抛弃小短裤和精灵靴(图16)。另外,迪克在为自己创造一个新身份和新制服之前,就已经将罗宾身份转交出去,这点也体现了他的成熟大度。鉴于夜翼几个月后才会出现,所以迪克现在不仅失去了他的义警身份,还要避免会引起公众关注的英雄壮举。离开聚光灯之下的这种魄力,也呈现出迪克的成熟和自信。



(图16:《新少年泰坦》#39,迪克向伙伴们解释自己放弃罗宾身份的原因)


最后,少年泰坦也在各方面都有助于迪克变得成熟。除了将他锻炼成一名领导者,当迪克从监护人家里搬出,与他的长期伴侣科莉安妲(星火)变得更加亲密时,神奇小子的这段罗曼史也暗示了他的成熟。而且,迪克与科莉的关系能令他敞开心扉,以摆脱蝙蝠侠所带来的影响。黑暗骑士是一位善于压抑感情的超级英雄,而迪克更善于表达感情。这种性格或多或少是他自行发展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蝙蝠侠的培育所得,毕竟那个人“总是教导我要根据理性判断,而不是感情用事”(图17)。



(图17:《新少年泰坦》26,迪克为自己之前的冷淡表现向星火道歉时,讲到蝙蝠侠一直教他理性至上)


迪克的成熟体现在日益增强的情感表达能力上。科莉几乎是从她到达地球的第一刻开始,就被迪克深深吸引,而迪克却花费了好一段时间才慢慢接受自己的感情,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一直被教导成理智压过情感。就如前文所提过的那样,在这一年中(现实时间),当迪克忙于整理自己在世间的定位,并应对布鲁斯又有了一个新的被监护人杰森·托德的问题时,他曾冷落过科莉。科莉经常为他忧心不已,但当迪克逐渐适应成长问题,事态便明显得以改进。《新少年泰坦》#38正好发生在迪克刚刚终止了他与蝙蝠侠的合作关系之后,但又在他放弃罗宾身份之前,故事里的迪克提及他应该向科莉道歉,因为“过去几个月我对她的态度简直像个蠢货”。这是一个自我觉醒的瞬间,迪克在以往的刊物中都没有表现过这些东西,它标志着一个更加成熟和开放的情感阶段即将起步。在这一期的结尾,迪克打电话给科莉,并希望见见她,这是他这段时间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不久之后,迪克便在公开场合随口称呼科莉为“我的爱”,并公开承认她对他的成长所带来的帮助,要比她自己所知道的更多——“将来我还得蒙受你更多的照顾。”(注3)(图18)。


(注3:原文是But not more than you will know. 这里我就意译了)



(图18-1:《新少年泰坦》#38,最后一页中迪克决定主动联系星火,两人的感情由此更进一步)



(图18-2:《新少年泰坦》#39,两人当众放闪)


随着迪克变得更加自立,他表达感情的方式变得更加坦然,更加遵循他的内心,这也能令他和他的导师区分开来。尽管迪克永远不会彻底舍弃蝙蝠侠对待任务的理性及责任方面的教诲,但他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心理情感。伴随着他的新身份,迪克愈发的从容不迫,体现出他已从蝙蝠侠身边独立,并顺利地长大成人了(图19)。



(图19:《夜翼:秘密起源》,迪克回顾自己从罗宾到夜翼的这段历程:“如果你不敢冒着坠落的危险,你就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能否飞翔……是我自己选择踏上这条荆棘之路的,这就是我的人生!”)



the bat version

蝙蝠式起源版本



前文就是迪克在《新少年泰坦》的推动下转型夜翼的起源版本。然而,在“后危机时期”(即“无限地球危机”之后),一个全新的起源版本出炉,一个更加侧重蝙蝠侠方面且更加关注负面影响的版本。正如George Perez所言:“发生在那[初始起源]之后的版本只有一个问题,蝙蝠系团队在处理迪克·格雷森离开蝙蝠侠时,搞得好像是蝙蝠侠解雇了他,而不是让他自己长大并决定献身于泰坦……”

Perez的言论很准确地指出了初始起源(主要是少年泰坦侧)和新起源之间最重要的差异:如今是由蝙蝠侠解雇罗宾(削弱迪克的表现力),并更改了迪克个人成长过程的时间线。编辑部所做的这种变革对故事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夜翼起源从一部少年泰坦的故事,变成了一部蝙蝠侠的故事,前者着眼于团队友谊和领导作用,使迪克成长为一名不再被罗宾身份约束的大人,后者着重描写活力双雄的分道扬镳,以及布鲁斯变本加厉的控制欲。除此之外,迪克的成长史不再是以他离开蝙蝠侠身边而告终,反之,离开蝙蝠侠变成了迪克迈向新生活的一个开端

新起源首次刊登在《蝙蝠侠》#408中,该集也是后危机时期杰森·托德初次登场的故事。在这个新篇章中,小丑逃跑时开枪打中了罗宾的肩膀,导致他失足从大楼边缘跌下。幸亏罗宾意外被自己的蝙蝠绳索缠住,才没有坠落到底,但他还是身受重伤。一个电视摄制组记录下罗宾的坠落过程,并发出报道命名为“今夜罗宾亡故?”布鲁斯对此反应激烈。如果小丑真的杀害了他的搭档,那这一切都将是他的责任,布鲁斯无法忍受失去罗宾和深感内疚的心理折磨,执意要让罗宾维持死亡假象(图20)。



(图20-1:《蝙蝠侠》#408,迪克被小丑击伤,跌下高楼)



(图20-2:《蝙蝠侠》#408,电视台拍下这一幕)



(图20-3:《蝙蝠侠》#408,蝙蝠侠为此事感到心有余悸)


迪克竭力反对,而其后发生的互动显示出迪克的未经人事(介于未成年和成年之间),和布鲁斯的老谋深算。布鲁斯声称迪克不能再担任罗宾,因为“我的事业中容不下一个孩子”,完全无视迪克几近成年(注4),且已经跟随他出生入死多时。当迪克表示抗议(特别是关于孩子的部分),布鲁斯回答:“你现在已经是个大人了,应该能成熟地接受我的决定。”就这样,布鲁斯利用迪克的涉世未深又渴望成熟的心理,先发制人占据主动,用一种很多失意少年都深有感悟的手段,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迪克身上。这个办法奏效了。迪克不情不愿地接受了布鲁斯的决定,但又提醒他“你无法阻止我去追求自己的命运”,读者可在此一睹夜翼初显端倪的迹象(图21)。


(注4:根据前后各集的一些细节,此时迪克应是18岁左右)



(图21-1:《蝙蝠侠》#408,迪克抗议无效,反被布鲁斯说服)



(图21-2:《蝙蝠侠》#408,迪克依然决心做一名英雄,图上显示的是未来夜翼的眼罩)


尽管迪克对布鲁斯说得很清楚,他仍将做一名英雄,而且不会远离危险生活,但布鲁斯还是笑着鼓励了迪克(图22)。虽然这次解雇风波以一种正面基调结束,但布鲁斯表现出来的绝非慷慨无私——而是某种在后文里还会进一步加剧的特质。蝙蝠侠草率地解除了罗宾的职务,并称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迪克,但实际看上去,布鲁斯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他自己。布鲁斯无法承担迪克在他监护下受伤的责任,却对迪克自行置身于危险之中感到心安理得。为了抚慰自己的良心,布鲁斯夺走了迪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令他受尽煎熬。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同时也暴露出布鲁斯性格中存在的缺陷、极具人情味的一面。



(图22:《蝙蝠侠》#408,布鲁斯鼓励迪克继续前进)


#408并没有详细讲述迪克是何时及怎样获得夜翼身份的。而《蝙蝠侠》#416是由不同编剧负责,所以细节稍有变化,但总体还是参考了#408的设定,向读者们补充说明了迪克在这个蝙蝠系版本中,是怎样成为夜翼的。这段往事是以闪回形式描述的;主要情节是迪克自初代活力双雄瓦解后,首次回到家中直面布鲁斯,述说自己被解除职务后的切肤之痛(图23)。



(图23-1:《蝙蝠侠》#416,迪克回顾被开除后的伤心历程)



(图23-2:《蝙蝠侠》#416,迪克继续回顾,直到遇到泰坦并成为夜翼)


迪克称当布鲁斯开除他的时候,他感觉“整个人生都崩塌了”;很显然,迪克至今对此耿耿于怀,因为他在质问布鲁斯时说到:“那时我除了和你一起战斗外无处可去,但你根本不在乎!”(图24)



(图24:《蝙蝠侠》#416,迪克逼迫布鲁斯摘下面罩,和他正面交流)


自觉被布鲁斯抛弃了的迪克离家出走,他曾上过大学但又离开那里,漫无目的地周游全国,然后遇到少年泰坦。在这个团队中担任了一段日子的领袖后,迪克才放下他的罗宾身份成为夜翼。在此版故事中,迪克从活力双雄中被除名,但一直到他决定转型为止,都仍保留着罗宾的名号。然而,布鲁斯还是把罗宾职位交给了杰森(尽管没有详述,但笔者推测此事应发生在迪克成为夜翼之后),这与之前的故事设定截然不同。在《蝙蝠侠》#416结尾的画面中,迪克将他的一件旧制服送给杰森,但这次所蕴含的意味与初始版本相差甚远。在这里,迪克把旧制服交给杰森,是表示他已接受了这个既定事实(图25);无论迪克同意与否,杰森都是罗宾。



(图25:《蝙蝠侠》#416,迪克将旧制服交给杰森)


而在最初的版本中,迪克是出于自主意志心甘情愿将罗宾身份传承下去的。迪克不仅亲自将制服交给杰森,还打消了布鲁斯可能怀有的顾虑,将杰森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他没有'窃取我的名号'——是我授权给他的。”(图26)(但新版本里)迪克的表现被大幅缩减。不再是出自本人意愿,而是被迫成长。虽然迪克还是长大了,但他并非自身命运的主导者,只是对布鲁斯的行为作出回应而已



(图26:《蝙蝠侠》#368,杰森辩解自己并不想“窃取”迪克的身份,迪克安慰了他们并正式授权给杰森)


自从这个新剧情发表在蝙蝠侠漫画中,蝙蝠侠会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少年泰坦的影响被彻底削弱。《蝙蝠侠》#416里指出,在迪克被开除前,他还没有成为少年泰坦的一员,这也许只是一个穿帮漏洞,亦或后危机时期带来的新设定(注5)。泰坦们的存在以及新领袖的职责,依然是使迪克变得成熟的缘由,但他的表现力被缩减,他的成长史也被缩减。之前迪克是一名助手也是一名队长,而他选择离开监护人的保护伞——既可以为一个新学生腾出地方(那人更需要蝙蝠侠),又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些选择说明神奇小子已经羽翼渐丰,眼下正是前程似锦。而在被解雇的新版本中,迪克完全没有做出选择的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弱化了他心路历程所带来的影响


(注5:后危机时期的时间线发生了改变,根据部分台词可知迪克是12岁成为罗宾,任职6年;而在危机前的故事里,他是8岁就成为罗宾)


《蝙蝠侠》#408和#416对迪克转型夜翼时的描写都着墨甚少。而具体细节又在之后的《夜翼:第一年》中被更替,这是一个融合了危机前后两种版本要素的新故事。尤为注意的是,这将是一个更加冷酷也更加蝙蝠式自我中心的,布鲁斯解雇迪克的版本。在《夜翼:第一年》里,这些要素将以一种新的形式纵横交织,为我们年轻的英雄主角带来一个疏离感更强、代沟冲突更激烈、所遇挑战更艰难的故事。夜翼起源从一部凸显迪克成熟表现的成长作品,演变为一部典型的德育叙事,更侧重迪克在新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艰难险阻。本文所提及的“德育叙事(Bildungsroman)”尚无明确的定义。部分原因在于“德育叙事”是一种很难归纳的概念。对文学家而言,“德育叙事无论是其构成还是其分类,都还没有一致的定论。”一般认为,德育叙事是一种讲述了即将结束青春期、迈入成年阶段的年轻人成长发展的长篇故事类型。因此,它与成长文学(Coming-Of-Age Novel)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是意义更加广泛的成长文学之下的一个子集(注6)。


(注6:根据维基解释,Coming-Of-Age Novel/成长文学是描述青少年成长的文学流派,而Bildungsroman/德育叙事是其中的一个特定分类,更强调主人公的心理和道德方面的成长,因此人物性格变化也更显著)


虽然德育叙事无法简单定义,但它拥有很多显著特征可与成长文学相区分,比如更强调自我教化、接受非正规教育、情感隔阂、(非同寻常的)代沟冲突、内心自省、与外界(及家庭)达成和解。当然,这些说法不一定精确,但在用于区分两者时很有帮助。每个人都会经历成长,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德育叙事中所描写的那些艰苦考验。在漫画文化用语中,德育叙事作品即描写角色的焦虑感。而风雨过后必是彩虹。在阅读了大量研究德育叙事的著作后,笔者决定主要参考Anniken Iversen的专题论文,并辅以Jerome's Buckely的《青春季节》中所涉及的德育叙事观念。无论是对德育叙事或其他类型文学,Iversen都没有拘泥于用一个明确定义来进行分类工作,他制作了一个含有96种特征的索引目录:“与其去定义德育叙事,不如找出并描述那些一般被认作是德育叙事里所包含的典型特征。”这个索引目录可以让读者把文学作品安置在一种可能拥有更多德育叙事特征的统一体中。这在理解迪克·格雷森从罗宾到夜翼的旅程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迪克的人生旅程很显然是一个关乎年轻人长大并离开蝙蝠洞的故事,但这个故事随着时间流逝也经历了很多改变。这些改变,特别是那些在《新少年泰坦》的初始版本以及《第一年》版本之间的差异变化,都能将迪克的故事归入德育叙事的分类中,而《第一年》中也体现了很多Iversen的《德育叙事检索目录》中所包括的特征。虽然所有迪克转型夜翼的版本都注重描写一个年轻英雄怎样从青少年成长为成年人的故事,但本文对《第一年》的审读,将重点关注这个版本和最初版本之间的不同点,以及这部出版于2005年的故事中相比更符合德育叙事特征的地方。


其实,读者们在看到《夜翼:第一年》的封面时,就能意识到这是一篇德育叙事作品。该标题中包含了两个主要角色的名字及纪年用词,而这两者在德育叙事作品的题目中都很常见(图27)。



(图27:《夜翼》#101即《第一年》的第一期封面,可见“夜翼”和“罗宾”和“第一年”等关键字)


另外,《第一年》的叙述方式也更贴近德育叙事的写作手法。迪克在《第一年》里的独白都有种回忆往事的韵味:例如,当布鲁斯开除他时,迪克说“这回是彻底结束了”,而这是他当时未必会知道的事。读者们也很清楚这个故事是一段回忆杀。因为它出版于2005年,当时迪克已成为夜翼二十多年了。这个版本最早刊登在《夜翼》单人系列的#101-106,强行插入正在连载的故事系列当中。因此,它同时具备了回顾性叙述形式的内外特征,反之,最初的版本却是“实时”连载的。

在《第一年》里,迪克与布鲁斯是在与泥脸的一次交锋中产生矛盾,由此仓促地断绝了关系。读者对他们的过往历史并不知情,但迪克的独白提供了一些暗示:他正在读大学,正在领导泰坦,而且还想在做蝙蝠侠搭档的同时也拥有自己的人生。某天晚上,因为忙于和泰坦打败血兄弟(一个邪教首领和难缠的敌手),迪克在支援蝙蝠侠时迟到了。虽然活力双雄取得了最终胜利,但在返回蝙蝠洞的时候,蝙蝠侠责备迪克:“这是一场战争,迪克,罗宾是我的副……我的助手。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于此,那就只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在剧情高潮时他又发话:“你被炒了,迪克,滚出我的蝙蝠洞。”更让人痛彻心扉的是,布鲁斯还要求迪克留下阿尔弗雷德刚给了他没一会儿的新制服。这个意图很明显:迪克不仅从活力双雄之中被除名,甚至还失去了罗宾的身份(图28)。



(图28-1:《夜翼》#101,迪克的独白交代了他现在的分身乏术)



(图28-2:《夜翼》#101,迪克被布鲁斯强制解除职务)



(图28-3:《夜翼》#101,布鲁斯要求迪克把新制服留下)


如前所述,布鲁斯开除罗宾的剧情削弱了迪克的表现力。不再是当迪克长大成人,自愿将他的助手职务传承下去以表现他的成熟。如今迪克所做的这个选择是别人为其决定的。这个剧情涉及了德育叙事的两种写作手法:德育叙事中的男主角在面临生活变故时往往比较被动,而其他角色会在主角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纵观整部《第一年》,迪克称不上逆来顺受,但最开始他确实是被动的。他是意外失业的。他没有回旋余地。此外,是布鲁斯的所作所为,迫使迪克踏上了成为夜翼的旅程。最初的版本中,迪克自己认为是时候该离开蝙蝠侠并舍弃罗宾身份了,但这次,却是由布鲁斯引发了改变。

《第一年》也是目前为止,描写互动关系最伤人也最生分的版本。布鲁斯并不是因为关心迪克的安危(甚或是出于内疚感)而开除他,却是因为迪克不再把他的全部时间都奉献给蝙蝠侠而出离愤怒。从某种意义上说,布鲁斯之所以如此心烦气躁,是因为迪克开始不服管教,冷落了他这个父亲般的人。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2005年的《第一年》出版前,迪克的罗宾起源也被修改过。罗宾的名字和制服都变成迪克自主创造的,设计灵感来自他的马戏团根源,以及对母亲为他所起昵称的纪念(图29)。因此,布鲁斯剥夺迪克罗宾身份的行为,就更显得不近人情了,这也是一种经常在德育叙事中被着重描写的父子冲突桥段。



(图29-1:《罗宾》年刊4,迪克根据马戏团演出服,自己设计了罗宾制服)



(图29-2:《罗宾》年刊4,罗宾这个名字也是迪克妈妈给他起的小名)



(图29-3:《黑暗胜利》里也有迪克自己设计制服的剧情)


被布鲁斯断然否决后,迪克进行了一段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塑造之旅。他去拜访超人,听取了有关氪星英雄夜翼的励志传说,然后回到哈利马戏团并重拾空中飞人的旧业。刚被除名时,迪克感到无所适从;正如他对超人所坦承的那样,他一直以为自己长大后将会成为蝙蝠侠。被布鲁斯免职一事使迪克开始质疑一切。于是,迪克踏上了个人探索之路,努力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地——对他而言,这个问题意味着是否重返过去的英雄生活(图30)。当明白自己无法放弃作为英雄帮助他人(从而确认自身定位,成为在非正规教育下进行学习自省的典型实例),迪克回到了哥谭市(按英雄生涯来说这里算是他的童年故乡)。鉴于迪克最终要回到少年泰坦,所以他衣锦还乡的这种行为,也应验了德育叙事中一种很重要的特征。也是以往版本中不多见的内容。回顾1984年的那个版本,迪克访问哥谭并将罗宾衣钵传给杰森,但他无需特意以夜翼的身份,回去炫耀他所获得的新成就,因为布鲁斯已经知道并尊重迪克身为一个成年人的立场。



(图30-1:《夜翼》#102,迪克听超人讲述氪星神话)



(图30-2:《夜翼》#102,迪克承认他原以为自己会成为蝙蝠侠)



(图30-3:《夜翼》#102,迪克重返马戏团)


于是,《第一年》的基本大纲比初始版本更接近一篇德育叙事作品的特征(代沟冲突、自我探索、衣锦还乡)。无论如何,这是迪克的人际关系中所能提供的最引人入胜的改变,特别是关于前任活力双雄的部分。布鲁斯/蝙蝠侠变成一个更加黑暗阴沉的形象,可用于疏远迪克并加深代沟冲突。进行这种更改的意图,是要展现德育叙事中的亲子矛盾(特别是那些因关系淡漠或感情隔阂而造成的),以及一个盛行于英语德育叙事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主角不得不向他的父辈妥协。”


布鲁斯通常被描写成负面形象。除了残酷地开除迪克,他对待阿尔弗雷德和杰森·托德的态度也很生硬。当布鲁斯·韦恩回到蝙蝠洞,发现阿尔弗雷德正在清洁装有迪克罗宾制服的玻璃罩,他向阿尔弗雷德大发雷霆,认为那既不是一个纪念品也不是一个战利品。虽然布鲁斯可能是因为自己心情低落而不想看到那件制服,但他忽略了阿尔弗雷德的感受。阿尔弗雷德如此精心保养这个玻璃罩,这对他来说可能是一种心理慰藉。毕竟,阿尔弗雷德也是迪克另一个父亲般的人;他此时也正深陷痛苦之中。然而还有一个更过分的例子,就是布鲁斯最初对待杰森·托德的方式。某天,阿尔弗雷德进入蝙蝠洞,发现一个年轻人被捂着嘴绑在椅子上!这位就是杰森,他试图从蝙蝠车上偷取轮胎时被蝙蝠侠抓住并带回来。蝙蝠侠绑架杰森还将他关在蝙蝠洞里数小时,这与早期蝙蝠侠想为杰森谋求一个温暖家庭的起源形成巨大反差。除此之外,布鲁斯还和杰森保持了一定距离;在偷听到阿尔弗雷德称蝙蝠侠为“布鲁斯老爷”时,杰森问道:“布鲁斯?这是你的真名?”以上这些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并证明迪克从布鲁斯身上体会到的疏离感。这版布鲁斯·韦恩不再是一个富有魅力的父亲形象,这使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变得合情合理(图31)。



(图31-1:《夜翼》#102,布鲁斯迁怒阿尔弗雷德)



(图31-2:《夜翼》#103,蝙蝠侠将杰森绑架回蝙蝠洞)



(图31-3:《夜翼》#103,杰森直到穿上罗宾制服,才偷听到布鲁斯的真名)


通过迪克的视角,读者们可以从中发现布鲁斯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两人和解的希望。死人是一个幽灵形态的超级英雄,可以通过附身的方式与生者交流,他来到蝙蝠洞,让布鲁斯了解到迪克正在马戏团:“正如你所料。”接着,布鲁斯又问迪克是否会回来,表现出在他冷酷的外表下,内心依然挂念着迪克(图32)。



(图32:《夜翼》#103,死人附身阿尔弗雷德,来告知布鲁斯迪克的近况)


当迪克遇见新罗宾杰森·托德并与之搭档,《第一年》的故事也临近高潮。杰森正在参加一场“试炼”,即蝙蝠侠所称的罗宾毕业考试。迪克还不知道,自己在布鲁斯为杰森设计的这次试炼中也有一席之地。这既证明布鲁斯对迪克的才能充满信心,也是布鲁斯利用迪克高尚品质的一个实例。尽管布鲁斯为他的前搭档安排了一次突如其来的相遇,但他知道迪克将会给杰森上一堂重要的课程

甚至在试炼开始前,布鲁斯还让杰森观摩迪克作为夜翼时行动的镜头(这些镜头是布鲁斯从遍布哥谭的摄像头中所获)。布鲁斯知道迪克身上有值得杰森学习的东西,迪克将会被模仿甚佳的杰森震惊到(如果他能做到的话)(图33)。



(图33:《夜翼》#104,蝙蝠侠让杰森观摩学习夜翼的行动)


布鲁斯策划了这场试炼,且通过蝙蝠女芭芭拉的协助,引导迪克和杰森相遇。芭芭拉给迪克安排了一次假监视行动,当后者看到另一个穿着他旧制服的年轻人时,刚开始还以为这是个低俗的笑话。经过一番扭打,迪克和杰森还是以一起行动而握手言和。虽然他们最终着手进行的任务(从杀人鳄手中救出伪装的阿尔弗雷德)并不是原本计划好的那个,但两人搭档得天衣无缝。实际上,迪克也开始心生疑虑:“这场试炼是为了训练一个搭档?还是为了组建一支队伍?你仍记得团队合作,不是吗?”(图34)



(图34-1:《夜翼》#105,迪克和杰森的突然相遇)



(图34-2:《夜翼》#106,迪克意识到这次试炼不仅仅是训练杰森)


这是迪克在内心独白中,第二次问布鲁斯是否记得团队合作,也暗示了这就是布鲁斯希望杰森从迪克身上学习的内容。就像1990年时,即将成为第三位罗宾的提姆·德雷克说:“布鲁斯让我来找你。他说他可以教我罗宾所需的全部技能……但是只有你,才能教我如何成为他的搭档。”(图35)



(图35:《新泰坦》#65,提姆来找迪克请教怎样做蝙蝠侠的搭档)


然而,这场试炼也暴露了布鲁斯的内在缺陷。他想测试迪克,诱导其与杰森不期而遇,同时又利用了迪克乐善好施的性格。布鲁斯知道迪克将会与杰森一起行动,他为此精心策划。蝙蝠侠告诉阿尔弗雷德,自己之所以让他在这个测试中假扮双面人,是因为他将有“两个观众”。考虑到布鲁斯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而芭芭拉不愿过多参与坑骗迪克的行动,所以这两位观众只能是指迪克和杰森。布鲁斯选择双面人的动机也值得玩味。迪克曾经与这位反派有一段恩怨,在他刚刚成为罗宾的时候,双面人险些将他殴打致死。在面对伪装的阿尔弗雷德时,迪克瞬间回忆起那段惨痛经历,不过当他发现双面人是阿尔弗雷德后,就立即将其抛到九霄云外。尽管如此,迪克还是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对杰森的一次考试:“你[蝙蝠侠]曾经设计过一场最终考试,以检验我是否具备成为罗宾的价值,而这一次,你想测试什么?”(图36)



(图36-1:《夜翼》#105,蝙蝠侠让阿尔弗雷德伪装双面人)



(图36-2:《夜翼》#106,迪克见到假双面的瞬间,想起过去的经历,同时在内心质问布鲁斯的真实意图)



(图36-3:《罗宾:第一年》,迪克被双面人暴打至濒死)

也许布鲁斯是想测试迪克放下过去重振旗鼓的能力(尽管是迪克创造了罗宾这个身份)。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迪克已经通过了这次考验。遇见杰森后仅几个小时,迪克在战斗中喊杰森趴下时,叫了他“罗宾”。就如迪克的自白:“我用那个名字叫了他,我的名字。”(图37)虽然迪克特意宣告了这个名字的所有权,但他也已准备好将其交给杰森了。迪克或许不喜欢布鲁斯在解雇他后,就立即将他的身份传给别人,但他还是表现出一种成熟的品性,坦然接受了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



(图37:《夜翼》#106,迪克叫杰森“罗宾”)


在故事结尾前,迪克不仅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同时也包容了布鲁斯的过失,这个如同他父亲一般的男人。在这一夜即将结束时,布鲁斯要求所有人,包括迪克在内,都回到蝙蝠洞进行任务汇报。对于一位已经数月没有见过他的孩子、心怀牵挂的监护人来说,这是一种自然流露的反应。布鲁斯希望看看迪克。但是,迪克对此有一定程度的清醒认识,现在并不是他去见布鲁斯的最好时机。正如迪克对芭芭拉说的那样:“这种时刻总会来临,每个孩子都必须离开巢穴,第一次展翅飞翔。”对迪克而言,这个时刻就是现在。他没有去见布鲁斯,只是留了一段录音给他,让布鲁斯知道他是“依然如那晚你让我宣誓时一样,对你的神圣事业矢志不渝”。迪克最后的明智表现还有,他向布鲁斯担保:“鉴于实际情况,你已经是你所能成为的最好的父亲了。”(图38)最后的最后,迪克以全新身份回到少年泰坦。至此,他实现了自己的精神升华,与现实达成和解。他接纳了布鲁斯及其缺陷,为保护自身发展而取得重大突破(而非继续维持他和与布鲁斯的合作关系)。迪克已在世间找到他的安身立业之地,作为一名犯罪克星去领导一支年轻的英雄队伍。



(图38-1:《夜翼》#106,蝙蝠侠通过芭芭拉,召集所有人回到蝙蝠洞)



(图38-2:《夜翼》#106,迪克没有回去,只是给布鲁斯留下一段录音表白心迹)


虽然泰坦是迪克所寻获的安身之地,但他们却极少出现在《第一年》的成长过程中。读者知道迪克是这个团队的一员,是因为迪克在被开除前,提过这是缩减他和布鲁斯合作时间的原因之一。由此可知,《第一年》的时间线和最初的起源版本相同。然而,直到第三集(即《夜翼》#103)才有泰坦成员露脸,而且仅仅是迪克和唐娜的一段简短通话。唐娜的声音在同一集的后面第二次出现,她打电话给阿尔弗雷德征询洗衣服的建议,但画面上只表现了阿尔弗雷德这边的交谈(图39)。此时,迪克的旅程基本还是孤身一人;他在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但都是萍水相逢——他们短暂地向迪克传经授道,然后便不复存在。这点也不同于最初的版本,当年,迪克的成长故事只是一个宏大史诗中的一部分,他的泰坦伙伴在其间各展风采。这种差异也标志着《第一年》是一部德育叙事作品,因为这次故事的重心几乎都聚焦在迪克身上,而其他角色仅是引导他向未来发展的指路人。



(图39-1:《夜翼》#103,迪克和唐娜的通话)



(图39-2:《夜翼》#103,唐娜和阿尔弗雷德的通话)


随着他的境遇变化,迪克从孩童到成年的人生之旅也随之改变。到2005年为止,迪克身为一名少年泰坦的历史已相当悠久,但他与蝙蝠家族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也许正因如此,他转型夜翼的故事才会反映出蝙蝠家族的重要性。这个新故事的核心更加黑暗,而迪克的表现也更不如人意,并与蝙蝠系故事的冷酷基调息息相关。依据这种审美品味,《第一年》得以进行了更为激烈化和情绪化的创作尝试,但作为一部经典故事,其文学价值与迪克最初在《新少年泰坦》中的成长故事版本一样,还是值得肯定的。



(图40:《夜翼》#106最后一页,夜翼回到泰坦一展宏图——就用这张来收尾吧~)





(本篇结束)



评论(3)
热度(393)
  1. 共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无垠蝶 | Powered by LOFTER